您好,欢迎光临中国健康管理师网!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高级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

作者:健康管理师    发布时间:2015-05-20 04:22

分享到: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15%为遗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6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有很多,主要有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现分述如下:

一、生活方式和行为管理

   生活方式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行为举止和思维定势及习惯。包括生活节奏、饮食与运动、睡眠及处事方式等;由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所以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生活方式。另外,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双重、双向性。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具有维护、改善与促进作用,从而能有效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而不良生活方式(即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加重人的精神心理负担;长期摄人或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会对人体产生慢性的、潜在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危害;影响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适应性;增加个体和某一群体对致病因素的敏感性。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于有效预防生活方式病和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与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等几种健康危险因素有关。从任何一个阶段实施干预,都将产生明显的健康效果,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如图1-1)。


图1-1 常见慢性病及其共同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生活方式管理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比如行为纠正和健康教育,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与危害的严重性相对应,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二)行为的概念

   人的行为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后天所处的环境因素、学习因素、文化与教育、经济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与生活方式相类同,人的行为对健康的影响也是双向性的。不良行为对健康具有负面及危害作用(包括对自我健康的不利影响、对他人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对环境健康的不良影响等);而文明良好的行为对健康具有促进、维护和改善作用(包括促进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健康,延缓和减少疾病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防止疾病的复发与恶化)。

(三)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不难理解,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纯属个人的意愿或行为。我们可以告知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有利于健康应该坚持的,比如不应吸烟,如果吸烟应该戒烟;不应挑食、偏食,而应平衡饮食等。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帮助人们作出决策,比如提供条件供大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体验,指导人们掌握改善生活方式的技巧等,但这一切都不能替代个人作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的决策,即使一时替代性地作出,也很难长久坚持。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预防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其含义不仅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在于逆转或延缓疾病的发展历程(如果疾病已不可避免的话)。因此,对于旨在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将疾病控制在尚未发生之时的一级预防;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二级预防;以及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的三级预防,生活方式管理都很重要,其中尤以对一级预防最为重要。针对个体和群体的特点,有效地整合三级预防,而非支离破碎地采用三个级别的预防措施,是生活方式管理的真谛。

   3.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与许多医疗保健措施需要付出高昂费用为代价相反,预防措施通常是便宜而有效的,它们要么节约了更多的成本,要么收获了更多的边际效益。

(四)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生活方式管理可以说是其他群体健康管理策略的基础成份。生活方式的干预技术在生活方式管理中举足轻重。在实践中,四种主要技术常用于促进人们改变生活方式。

   1.教育 传递知识,确立态度,改变行为;

   2.激励 通过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

   3.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培训个体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

   4.营销 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的大环境,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二、需求管理

(一)需求管理的概念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需要是健康管理产生的动力。

   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2.安全上的需要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3.感情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地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他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如图1-2)。


图1-2 马斯洛需求理论

(二)健康管理的需求管理

   健康管理所采用的另一个常用策略是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医疗服务和管理自己的小病。这一管理策略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如果人们在和自己有关的医疗保健决策中扮演积极作用,服务效果会更好。通过提供一些工具,比如小病自助决策支持系统和行为支持,个人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保健服务,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利用正确的服务类型。

   需求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需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需求管理常用的手段包括: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患者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干预等。

三、疾病管理

   在疾病确诊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对导致疾病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阻断或是减少危险因素,就很有可能推迟疾病的发生,甚至是逆转疾病的产生及发展进程,从而起到健康维护的目标(图1-3)。这是进行疾病健康管理最基本的理论根据。


图1-3 从健康到疾病的演变


   疾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又一主要策略,其历史发展较长。美国疾病管理协会(Diseas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America,DMAA)对疾病管理的定义是:“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撑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地改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该协会进一步表示,疾病管理必须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由此可以看出,疾病管理具有三个


主要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如糖尿病管理项目的管理对象为已诊断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的患者。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这也是疾病管理与传统的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

   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疾病本身使得疾病管理关注健康状况的持续性改善过程,而大多数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协调来自于多个服务提供者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干预措施的一致性与有效性特别艰难。然而,正因为协调困难,也显示了疾病管理协调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文章摘自,人力资源部指定推荐考试学习资料健康管理师岗位培训教材,了解更多知识内容,敬请关注中国健康管理师网(www.jkgls.com.cn)学习提高后续更新,亦可关注微信号:zgyyslm(健康管理师联盟),竭诚为您推送学习考试资料、健康产业动态,欢迎您的关注!

友情链接